【鹿衔草的功效与作用,骨碎补的功效与作用与主治】
鹿衔草的营养价值
除了上述功效,鹿衔草在治疗慢性肠炎 、虚劳、吐血及痛经等方面亦有其独到之处。在《陕甘宁青中草药选》等古籍中 ,均有关于鹿衔草治疗这些病症的记载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鹿衔草具有活血作用 ,因此孕妇应避免使用,以防流产等风险。同时,在服用期间 ,应忌辛辣、烟酒等食物。
收敛止血 鹿衔草有收敛止血作用,可单用或随证配伍 。治月经过多 、崩漏下血,可配棕榈炭、地榆炭等;治肺痨咯血,可伍白及、阿胶等;治外伤出血 ,可与三七等研末调敷。
中药鹿衔草的功能提高心脏功能鹿衔草对人类的心脏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它不但能营养心肌还能提高心脏收缩能力,能让人体内血管扩张 、血压下降、加快血管中血液的流动速度 ,对心肌缺血、心律不齐、心梗等病症都有明显预防作用。
另外,鹿衔草水煎液也能明显增加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和组织(肝 、肾、脾、脑)血流量,并能明显升高血浆cAMP含量 。
鹿衔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鹿衔草具有祛风湿 、强筋骨、止血的功效。它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无力 、月经过多以及久咳劳嗽等症状。此外 ,鹿衔草还有强心、降压、降血脂的作用。强心作用:鹿衔草能增强衰弱的蛙心的心搏,调正心律,但对正常蛙心无明显作用 。降压作用:鹿衔草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 ,从而使血压下降,对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疗效更为明显。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鹿衔草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 ,如黄酮类 、酚酸类、三萜类等,具有抗炎、抗氧化 、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这些研究为鹿衔草的传统药用功效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
鹿衔草具有止血止咳、祛除风湿、强健筋骨的功效。以下是鹿衔草的具体作用:祛风湿:鹿衔草能有效治疗风湿类疾病,尤其适用于风湿病程长久的患者和老年体虚的患者。它既能祛风湿 ,又能补肝肾,常与其他药物如桑寄生 、杜仲、牛膝等配伍使用 。
鹿衔草和茜草区别
这两者的区别是来源、功效 、用途。鹿衔草是植物鹿蹄草的干燥全草,而茜草为植物茜草的根部和根茎部位。鹿衔草的主要功效为祛风除湿、补肾益气、止咳止血等 。而茜草的主要功效为凉血活血 、化瘀通经。鹿衔草通常用来治疗风湿骨痛、外伤出血、筋骨疼痛以及肾虚引起的相关疾病。
为了活血化瘀 ,治疗妇科疾病,如瘀血或肝硬化,可使用茜草和炙鳖甲 。茜草 ,又称鹿衔草,能活血化瘀,对妇科瘀血 、子宫血块、小腹痛有疗效。与白芍配伍 ,止痛效果更佳。若配炮附子,则能消除瘀血中的寒邪。 面对肺癌患者,治疗的首要步骤是疏肝 ,这能防止肺癌恶化 。
有瘀时腹痛、经血中有瘀块杂物 、舌体紫暗,药物用马鞭草、鹿衔草、茜草、紫珠草 、荆芥穗清热化瘀止血。出血量多时用马鞭草、鹿衔草、旱莲草 、仙鹤草清热止血。4宫环出血 宫环出血病因病机特殊,为“金刃异物”直接损伤胞宫脉络,经脉瘀阻(即血瘀) ,是宫环出血的关键性病机 。
【组成】黄芪、党参、白芍 、白术各18克,鹿衔草、升麻、川断 、远志各12克,炙甘草5克 ,阿胶珠10克。 【功用】益气养血,固守胞络。 【主治】主治产后恶露不绝 。 【方解】方中黄芪、党参、升麻大补元气,白术健脾补气 ,阿胶补血止血,鹿衔草止血调经,川断补益肝肾 、止血 ,远志安神益智,白芍、甘草缓急止痛。
中药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以服用含有知母、黄柏、丹皮 、熟地、龟版、小蓟 、旱莲草、阿胶、茜草 、鹿衔草等成分的中药方剂 ,以缓解尿血症状。西药治疗:口服药物如氟哌酸胶囊、三金片等,对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尿血有一定效果 。同时,注意多喝水,勤排尿 ,有助于冲刷尿道,减少细菌滋生。
别名:草麻黄,华麻黄 ,拉丁文名:Ephedra sinica Stapf,麻黄科、麻黄属草本植物,高20-40厘米;木质茎短或成匍匐状。有三种麻黄属的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与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为草本状灌木,采用部位为草质茎,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