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多地出现散发病例(广东感染者持续增加)

多地出现“鹦鹉热 ”患者,专家:大规模传播可能性较小

鹦鹉热大规模传播的可能性较小。3月以来,广东汕头、江苏南通 、浙江杭州等地相继报告了多例鹦鹉热病例 。这些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高烧、干咳、肌肉痛 、头痛 ,甚至腹泻,与新冠 、流感的症状相似。然而,专家指出 ,尽管鹦鹉热病例时有发生 ,但其大规模传播或暴发的可能性较小。鹦鹉热,又称鸟热、鸟疫,主要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 。

鹦鹉热大规模传播的可能性较小 。以下是相关分析:主要传播途径:鹦鹉热衣原体主要在鸟类间传播 ,而非人与人之间。尽管有通过鸟类活动产生的尘土传播给人的案例,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通常限于小范围,不是主要传播途径。病例特点:报告的鹦鹉热病例多与禽类有直接接触 ,表明感染与接触鸟类密切相关 。

鹦鹉热大规模传播的可能性较小。具体原因如下:散发性质:鹦鹉热散发病例每年各地均有,并非新出现的疫情,其症状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相似 ,但并未形成大规模的传播或暴发。传播途径有限:鹦鹉热主要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能在鸟、禽类之间传播和感染 。

近期,广东汕头 、江苏南通、浙江杭州等地出现数例鹦鹉热患者 ,症状与新冠、流感类似,但确诊感染鹦鹉热衣原体。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沈军表示,鹦鹉热散发病例每年各地均有 ,其症状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相似 ,大规模传播或暴发可能性较小。

广东疫情还能去旅游吗

当前广东非病例集中区域可谨慎前往旅游,佛山及周边建议暂缓行程 。2025年7月20日至26日,广东省新增2940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 ,主要集中在佛山,广州 、中山等11市有散发病例,均为轻症 ,无重症或死亡病例,整体可控。

广东有基孔肯雅热,但仍然可以去旅游。疫情概况 广东地区 ,特别是广州、阳江、湛江等地已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 、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蚊媒传染病。旅游建议 查阅健康通告:在前往广东旅游前,旅行者应查阅目的地的健康通告和警示信息,了解疫情的最新动态。

可以去广东 ,但要根据不同情况遵循相应政策和做好防护 。目前广东部分地区存在疫情,如广州、东莞出现新冠疫情,佛山爆发基孔肯雅热且已外溢 。不同情况前往广东的要求如下:前往广州国内低风险地区人员如不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可自由出入广州 ,但建议所有外省来(返)穗人员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广州新一轮本土疫情出现两条传播链条,涉及了哪些地区?

昨天 ,广州发动了全员核酸检测,共采样核酸1918万份,今天公布的疫情数据显示确诊10人 ,无症状感染者1人,主要的疫情风险区集中在白云区。尽管广州的反应速度很快,已经迅速排查清楚大部分人员的传播链条 ,但仍有零星感染个案尚未查明传播链条,这引发了人们对隐匿性传播的担忧 。

疫情源头 广州本轮疫情的确诊者感染的是印度的新冠病毒变异株。由于广东承担了全国90%的入境人员隔离任务,而广州作为省会城市 ,接纳了其中大部分入境人员。因此,推测本轮疫情可能与入境人员隔离管理有关,病毒在隔离点或相关场所发生了传播 。

自10月17日以来 ,我国多地出现散发本土疫情,且呈快速发展态势,波及范围不断扩大。面对这一严峻形势 ,各地各部门必须加强警惕 ,迅速行动,以严密的责任闭环阻断疫情传播链条,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发表评论